關注我們 · 加入我們 · 聯系我們 · 舉報電話 · 法律聲明
版權所有? 1998 - 2022 首都信息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京ICP備05007187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38026
北京市東城區隆福寺街95號隆福大廈5層
(010)88511155(010)82358550
- 首都信息公眾號
- 首信學院
最近幾年,北京各大醫院里出現了這樣的情景——使用“京通”小程序線上預約掛號、檢驗檢查報告無需再排隊、打印、探索推行“先診療、后付費”……這些情景真實呈現的背后,都有著北京國企——首都信息發展股份有限公司醫療醫保信息化團隊的身影。2023年起,北京市全新開通了醫保移動支付,將繳費窗口“搬進”了手機,讓“免排隊 秒支付”成為可能。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首信公司的技術專家——宋杰,了解他和團隊如何在北京市醫保局的部署和指導下,創新構建新型醫療模式。
01 讓患者和醫生都便利的小程序
天壇醫院神經內科候診大廳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的神經內科是平日醫院里最繁忙的科室之一,在頭痛科門診,剛剛結束診療的患者殷女士,出診室沒多久就拿起手機使用“京通”小程序,支付醫生開具的檢查以及藥品費用。
患者:這是底方是吧?
醫生:對,在那手機上支付就行,不用去一樓排隊了,這樣就非常方便。
患者:哎好謝謝您……
使用京通小程序進行醫保移動支付
說起手機端的“京通”小程序,患者殷女士很有感觸,繳費取藥兩個需要排大隊的環節,能為她節省不少的時間。
殷女士:大夫給我開出來,我一看手機有一個提醒, 其實我在走的過程中就能繳費完成了。直接到藥品窗口拿藥走人,就很節省時間。
記者:這一趟流程下來,感覺和以前比節約了大概多少時間?
殷女士:至少能節約半個小時那個收費窗口的時間,因為上午收費窗口人真的非常多,要排很長很長的隊。等我交完費以后,再去排拿藥的那個窗,隊伍又要排很長。
唐醫生正在跟患者溝通
這項服務不只為患者節省了大把的時間,也為平時忙起來連水都喝不上的副主任醫師唐鶴飛“解了壓”:
唐醫生:(使用醫保移動支付)肯定會速度會更快一點,比如咱們加號或者是預約檢查,有的人取藥的時候(手機彈窗)它就及時問你了。要不然這個病人太多,他花大量時間都在排隊交錢排隊取藥, 再找我們的時候可能都快下班了。
02 把醫保繳費窗口“搬進”手機的人
天壇醫院門診大廳
據測算,天壇醫院年均門急診服務量超過220萬人次,核算下來每天門診人數超過6000人。一個普通工作日的上午,門診大廳內人頭攢動:
宋杰:你看現在人就挺多,其實醫院也會增加很多宣傳的物料,然后把醫保移動支付在這個窗口就可以展示出來。可能這個排隊的人看這么多人,我一看有一個這么快的方式,他可能拿出手機就可以直接操作(移動繳費)了。
說話的人就是宋杰,身著POLO衫、戴著黑框眼鏡,熟練地穿梭在天壇醫院各診區。他不是醫生,但在過去的一年中,他和他的團隊,在北京上百家醫院里都留下了足跡。
宋杰向“問北京”記者介紹
醫保移動支付系統
作為首都信息的技術專家,宋杰主要從事信息系統的研發建設和運維管理工作。在國家醫保局、北京市醫保局的支持和指導下,團隊研發系統至今,已經成功讓110家三級醫院開通了醫保移動支付的功能。無論是醫院自有應用入口,還是統一的如“京通”小程序等平臺,這些龐大的數據量都直接匯入他們所搭建的底層平臺:
宋杰:通過“京通”入口, 包括支付寶平臺、微信平臺都可以實現醫保移動支付的功能。其中110家里邊有45家醫院,他們醫院自有的應用,包括醫院自有的 App、微信公眾號,其實也增加了醫保移動支付的功能。我們也在跟更多的醫院對接,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更多的醫院也會進入到醫保移動支付的范圍里邊來。
宋杰操作醫保移動支付系統
醫保移動支付就是參保人無需使用社保實體卡、也無需在窗口排隊繳費,通過手機即可在線完成醫保統籌基金報銷、個人賬戶、個人自費“一鍵”結算,解決患者為繳費來回跑、排隊長、等待久的問題。簡單說就是將繳費窗口“搬進”手機,而“不簡單”的是,這項服務連“推送間隔”都經過了“秒級”的精密計算:
宋杰:往往在場景里邊,比如你從大夫的那個地方看完病出來之后, 其實什么時候你接到訂單是非常關鍵的。可能比如訂單晚接到兩分鐘,你可能就沒有看到訂單,就會選擇窗口交費。從大夫看完之后,最起碼應該在15秒鐘之內(患者)就應該能看到訂單,這是一個標準,如果要是時間稍微長一些,很可能就錯失了患者去使用移動支付這個機會。
03 研發難點:技術架構復雜和對接方眾多
患者使用醫保移動支付繳費
關乎百姓民生、高頻觸發的醫保結算所涉及到的數據量不可謂不驚人。目前北京市參保人醫保門診實時結算日均結算量約為120萬人次,最高日結量超過200萬人次。對于宋杰團隊來說,在研發最新醫保移動支付系統中遇到最大的挑戰,還源于技術架構的復雜和對接方的眾多性,且每個對接方都有自己的業務規則和技術標準,這無形中增加了系統研發和對接的難度,也考驗著團隊的溝通和協調能力。
宋杰:實際上這個系統場景上講其實很簡單,就掏出手機就可以支付了,但實際上它要跟很多的系統進行對接,包括像銀行還有支付渠道、國家醫保局,包括我們自己程序,有很多地方都要進行改造。就是一個簡單的流程,系統需要做很復雜的處理才可以。
宋杰和團隊討論工作
為了夯實系統的底層架構,讓復雜的支付結算信息在系統內“跑得通”,宋杰和團隊里的成員們,每個人的手機中都有長長的掛號記錄。在這一次次的自測中,他們要先去查找問題、解決問題,為的就是確保不讓使用者遇到“1%”的問題。
宋杰:我們自己就是個自檢人員,你看我自己掛的這個長的掛號單……(我們其實就是)通過比如說掛號收費或者退費退號這種方式,去檢驗我們系統的流程,包括一些很異常的狀態, 特殊的狀態是不是能夠處理正確。因為其實每一筆的費用上線之后,都是老百姓的對吧?你可能系統有一個1%的錯誤, 那么對于當事人來講就是100%的問題,所以我們也是要保證我們的系統的穩定,業務流程要準確,相關分解的金額,包括對于個人的待遇影響, 應該還是百分之百準確的。
04 自身成長,也見證數字經濟對城市的改造
說起系統、操作、數據、對接,宋杰侃侃而談。但二十多年前,這位計算機專業的“理工男”并不善言辭。從一線技術人員到團隊帶頭人,他不僅獲得了自身成長,也見證了數字經濟對社會民生帶來的巨大改變。
宋杰:當時我來的時候公司也是剛成立不久, 到現在為止應該是有22年的時間了,我自己也是伴隨著公司的發展成長。我們參與了北京市醫保信息系統, 最初從籌劃初建到我們系統這么多年不斷的一種擴展和升級改造, 到我們今天系統的重構和迭代的全過程,我們團隊中的很多人跟我一樣,都是見證了數字經濟對我們經濟社會這種天翻地覆的改造,投身到北京市建設新型智慧城市的第一線。
宋杰和團隊討論工作
如今,醫保移動支付讓結算場景更加靈活,打通了醫保繳費“最后一米線”的痛點問題。未來在科技的不斷加持下,宋杰也有信心看到越來越多的創新服務應用場景不斷涌現,催生出智慧醫療新業態的形成。
宋杰:它其實是個一通百通的問題,醫保移動支付它是一個場景化的東西,實現之后像醫院可以用更多的資源再進行優化。在不久的將來醫療行業將融入更多人工智能、大數據、傳感技術等高科技,使醫療服務走向真正意義的智能化。我們團隊也在進行三醫方面新業態的探索,正在進行醫保垂類大模型應用的研究,搶抓北京數據先行區機遇,深入發掘數據資源價值。隨著數字技術的賦能,像類似信用醫療、互聯網醫院、個性化診斷也會更加成熟,走進千家萬戶,給老百姓帶來真正的福利。
原載于 |
| 北京廣播電視臺(BRTV)問北京官方公眾號 |
記者丨三月 史喻 編輯丨三月
值班主編丨唐言